有關結合校務研究(IR)於招生策略之探討及優化資料審查作法與成果,請洽本中心(#2102)

面對學生多元適性的發展問題,將校內的校務資料與外部的大型數據系統整合,追蹤學生入學至畢業的學習歷程,以及學生的課程規劃和畢業流向,並分析與討論影響適性育才的各種因素,反饋於各種招生策略的調整與創新,定期與教務處舉行會議,討論影響適性育才的各種因素,並根據校務資料分析結果,反饋於教學政策調整。目前,本中心建立了階段性教學能力評估與學生關鍵力校務研究模組,逐步實踐本校多元育才和永續校園的行動方案。

多元入學管道與在校表現

總量內學士班主要有特殊選才、繁星推薦、個人申請、考試分發與其他入學管道,探討不同入學管道在校表現(PR值比較)、非學業表現與在學穩定度等。

查詢詳細分析資料

新生來源與入學前學校分布

學士班新生來源戶籍縣市區域與入學前學校分布分析。

查詢相關分析資料

多面向Rasch測量

應用多面向Rasch測量(Many-facet Rasch Measurement)進行審查評量尺規適用性評估與審查信效度評估,包含學生能力鑑別度、能力項目難易度、評分者嚴苛度、評分信度等。

相關報告書請洽本中心

個人申請入學適系評估

為評估審查評量尺規適用性,追蹤入校後表現成效。(110-113資審成績與在校PR值)

查詢模組請洽本中心

個人申請入學適性評估

資料審查與面試等甄試成績佔比再分配評估,多資料參採,重視學習歷程。(108-113甄試成績與在校PR值)

查詢模組請洽本中心

參採學測科目推薦模組

減少考生學測考科準備壓力,降低學測佔比,符合素養導向選才策略,數據待更新。

查詢模組請洽本中心

個人申請分發流向分析

個人申請入學分發率提升策略分析。

查詢相關分析請洽本中心